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文化藝術 > 藝文活動> 大明社大公共學習周 客家民俗迎布馬

藝文活動

字級

大明社大公共學習周 客家民俗迎布馬

【人間社 邱乾海 苗栗報導】 2023-10-17
「狀元拜相、迎布馬」,為讓廣大的客家族群民眾了解客家傳統文化、戲曲等,大明社區大學112年秋季班公共學習周,特別邀請對課題有鑽研的講師授課,10月16日首場由謝其國老師為大家講解「客家民俗迎布馬」。

大明社區大學主任徐秀真表示,苗栗是客家民眾聚集最多的地方,但是大多數客家民眾卻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有所不知,或者深入了解不夠,所以這一季的公共學習周就特別規畫,邀請對客家傳統文化鑽研的老師為大家講解,讓大家了解後,將這優良文化傳承下去。

謝其國曾榮獲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-民俗音樂獎、客家布馬糊藝藝師,對於客家傳統文化特別有興趣,推動客家文化傳承更是不遺餘力。

課堂上,謝其國說明「迎布馬」的由來,相傳是由古代「狀元拜相」演化而來,古代讀書考取狀元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,當學子考上狀元後,要去相爺府參拜,此時街坊鄰居都會在大街上夾道歡呼。延續至今,已經轉換成春節節慶時的一項民俗慶典活動。

談及布馬的製作,謝其國承襲父親製作布馬技術的指導,由竹子編織框架,完成後再用客家布去裝飾。近年由於節慶慶祝會在晚上舉行,為顧及大家的安全,在布馬道具上加裝LED燈,顯得更為新潮。

在傳統文化漸失傳承下,每年布馬的形狀改由配合傳統的12生肖製作應景,而在慶祝活動單就布馬,有失熱鬧,現在的布馬陣已經加上旱船、老背少、公背婆的元素進去,在慶祝活動時就特別顯得熱鬧。

謝其國為讓民眾體驗迎布馬的經驗,邀請民眾實際套上布馬,同時在其指導下,學習迎布馬的步伐走法,感受迎布馬的氣氛,體驗獨有的客家傳統文化。
12345678910第1 / 141頁
追蹤我們